22
2022-12
两部门:合理拉大峰谷价差,鼓励签订多年中长期合同,完善绿电价格形成机制!
12月2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电力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的通知》。文件指出: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同本地电力供需和市场建设情况相适应的中长期合同分时段价格形成机制,合理拉大峰谷价差,加强中长期与现货价格机制衔接。
21
2022-12
国网浙江电力储能成果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助力储能产业降本增效
近日,2022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结果揭晓,国网浙江电力牵头完成的“面向多功能复用的储能电站优化配置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斩获一等奖,项目聚焦的正是储能电站多功能复用问题。
21
2022-12
奋楫扬帆,勇毅笃行——协会一届六次理事会、四次会员大会顺利召开
鉴于当前疫情形势的变化,为保证与会人员的安全健康,原定于12月18日上午召开的协会一届六次理事会和一届四次会员大会延期至20日采取线上视频会议方式召开。
19
2022-12
重磅!全国首个!《站房式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质量验收规程》标准正式发布
根据杭州储能行业协会团体标准编制程序,《站房式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质量验收规程》标准已于11月8日通过专家评审,并于近日完成报批工作,在全国标准官网正式发布。这将是国内首个在电化学储能电站施工及验收领域的标准。
28
2022-11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印发 新型储能纳入其中
11月17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电力二次系统安全管理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加强电力二次系统安全管理,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规定》明确:电网调度机构、电力企业及相关电力用户等各相关单位依据本规定开展电力二次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电力企业及相关电力用户是二次系统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中,新型储能作为电力企业中发电企业的一种类型,涵盖进了《规定》的管理范畴。
28
2022-11
新能源配置储能利用率偏低等问题引起行业关注
新能源配置储能利用率偏低等问题引起行业关注。能源配套储能在弃电期间大多一天一充一放运行,个别项目存在仅调用部分储能单元、甚至基本不调用的情况。根据中电联统计,新能源配套储能的等效利用系数仅为6.1%。同时,新型储能在发挥新能源电站安全可靠替代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新型储能调度规则,明确新能源配套新型储能的调度方式。
18
2022-11
两部门发布《关于做好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工作的通知》
11月18日,工信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近来随着下游需求及产业规模爆发式增长、疫情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国内锂电产业链供应链阶段性供需失衡严重,部分中间产品及材料价格剧烈波动超出正常范围;上下游对接不畅,部分领域出现囤积居奇、不正当竞争;部分环节产能盲目扩张,低质低价竞争时有发生。
15
2022-11
企业共享型空气压缩站项目在浙江宁波落地
11月8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首个企业共享型空气压缩站“智慧气岛”空气压缩站连接了余姚市牟山工业园内的两家企业并成功送气。与过去的企业自建空气压缩站相比,共享型空气压缩站容量更大、资源更集中、能耗比更低。
14
2022-11
江西:探索出台促进储能发展的价格政策,完善储能参与各类电力市场的交易机制
11月4日,江西省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深化价格机制改革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通过完善重点领域价格形成机制,提升价格治理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价格环境,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14
2022-11
电网侧新型储能电价机制研究
新型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要素,然而目前电网侧储能投资回报机制尚未建立,导致其成本分摊及传导面临较大困难,影响了行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从定价理论、疏导机制、价格标准等角度论证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实行两部制电价具备可行性,并测算容量电费标准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相关电价政策,促进电网侧新型储能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共526条 每页10条 页次:16/53
  • 首页
  • 上一页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下一页
  • 尾页